印度究竟哪来的底气?前脚利用俄乌冲突,倒卖俄罗斯石油,大赚特赚。但是又向中国施压索要稀土。印度高层近期公开表示,如果中国停止向印度出口稀土,那么印度汽车产业将遭遇重大损失。看似是印度有求于中国,然而印度强硬的求人态度,好似求人的是我们。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 印度倒卖俄罗斯石油 俄乌冲突爆发后,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能源交易,因美国发起的全面制裁而就此中断。俄罗斯只能转道寻求亚洲客户,填补欧洲国家留下的空白。 这时候印度敏锐的发现了套利空间,一方面是俄罗斯因为客户减少,原油价格低,一方面是欧洲缺乏买家,原油价格高。于是印度从2022年开始,印度加大进口俄罗斯原油,俄油在印度进口占比从1%飙升至40%,日均进口量暴增1000%。 买到俄罗斯原油后,印度精炼后,将柴油与航空燃油,贴上新的标签,其中20%经由苏伊士运河卖给美法英意等制裁国。 这是利用市场空间,低买高卖的模式,让印度赚取了惊人的利润。按照西方专家所说,印度正成为欧洲事实上的炼油中心。 然而正在印度苦恼钱数不完的时候,特朗普关税击碎了印度暴利梦。美国威胁对俄罗斯原油买家征收100%二级关税,北约更是点名警告印度。面对美国以及北约的压力,印度紧急实施备胎计划,从沙特、阿联酋、伊拉克等波斯湾沿岸国家,购买原油,填补无法购买俄罗斯原油留下的30%的市场缺口。 看似印度在事发后应对的十分从容,但实际上美国与北约的表态,已经正式宣告印度倒卖俄油赚取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。
印度施压中国索要稀土 在石油通道受阻后,印度不思想办法解决美国与欧洲,反而将矛头转向东方。前段时间,印度向中国提交稀土方面的议题。这场行动的背后,代表着我国强化稀土出口管制后,不少国家因此损失惨重,印度就是其中之一。 稀土,尤其是以镝、铽等为代表的重稀土,是新能源、军工、半导体等领域的核心材料。而在稀土领域,我国70%的稀土产量和90%的精炼产能。所以当我国强化重稀土出口管制后,不少国家面临断供风险。就连印度也不例外。 虽然印度也有稀土,但多以轻稀土为主,重稀土非常少。而重稀土恰恰是新能源、军工等领域必不可少的战略性资源。所以印度在稀土领土,长期依赖进口,进口对象自然是实力强大的中国。 但是尴尬的是,就在印度向中国索要稀土的时候,印度刚刚宣布投入500亿卢比,启动国家关键矿产使命。誓言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。这种又要又要的样子,也只有印度能够做的出来。 不过誓言归誓言,印度想要完成使命,要面临极为残酷的事实。这个事实就是印度国营稀土企业IREL的矿石回收率仅60%,远低于中国85%的水平;全国精炼能力仅为中国的5%,90%稀土原矿需运往中国加工后再高价回购。 中国凭借稀土优势以及技术优势,构建的稀土护城河,以印度的实力难以跨越。但并不妨碍,印度大放厥词,向中国索要稀土。那么印度底气从何而来?
印度哪来的底气 首先是位置、面积以及人口等优势,让印度自认为是世界大国。印度扼守印度洋关键位置,又是人口大国,还拥有充沛的自然资源。战略价值非常重要。 所以在殖民时代,为英国带入了数不尽的财富。在印巴分之后,虽然领土分出去不少,但由于主要位置没有丢,战略价值同样显著。所以冷战时期上海股票配资,备受美苏看重,这与分别与美苏交恶的中国,形成了鲜明对比。 以上经历让印度自己给自己戴上了滤镜,认为自己已经到了世界强国之列。全然忘了,印度空有其表。就拿稀土来说,虽然储量繁多,远超一般国家。但却忽视了中国掌控的439项专利壁垒和全球85%的精炼产能。所以就形成一个尴尬的局面,印度想要建立摆脱对华依赖的稀土链上海股票配资,就不得不寻求中国的帮助。然而我们又怎么会帮助他国构建摆脱自己的供应链呢? 此外印度试图在美俄间骑墙获利,却低估了制裁连锁反应。欧盟已将印度船籍列入管制名单,悬挂印度国旗的油轮面临航运冻结风险。其实印度的真正困境不在于缺少石油渠道或稀土技术,而在于它无法像中国那样脚踏实地,认真做事,所以才落得如此下场。对此你怎么看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谢谢。
永盛金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